close

這算是一個記錄

帶著蝸寶三年的日子

有些事會特別讓我感受到孩子的心智成長了

這算是其中一件

 

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流感疫苗開打季

去年因為我胡塗忘了打,結果蝸寶中了B型流感

自費克流感很貴不說,病程比一般感冒嚴重許多,還要擔心併發症等等

所以今年打疫苗完全列為優先順序

 

跟蝸寶說了要去打預防針

蝸寶的反應 : 我不要打針

孩子不要打針,難不成架著壓著痛揍一番再上診所?

當然不成

所以開始進行道德勸說

"打疫苗會幫助身體增強抵抗力,之後才可以去小朋友家玩"

"打針雖然會痛,但是不可以亂動,醫生叔叔和護士阿姨會幫我們的忙,只會刺痛一下"

此時蝸寶回答: "會幫忙壓住我"

(看,怎麼對待孩子,他們都記得)

 

後來蝸寶貌似同意了

但是到了診所附近,開始說: 下次再打針

母子倆蹲在麵包店前繼續勸說

還很少見地提出了物質誘惑(因為打針很痛,打完針可以買一個巧克力甜甜圈)

就在我蹲得頭昏眼花,心想下次要來買個折凳放在包包備用時

蝸寶同意了,說: 我們進去吧

(頗有慷慨赴義之感)

 

進診所後,也沒有後悔,也沒有害怕,就像平常來看病一樣

進了診間,很配合醫生的身體檢查

打針時被媽媽和護士壓住,也沒有掙扎,還眼睜睜看著醫生拿出長長的針筒擠掉空氣

針刺下去時身體有扭動一下,哭叫了一聲,但是最後並沒有哭出來

最後是很不喜歡黏在腿上的棉花

一直要拿掉

 

就這樣

隨著孩子長大了

與他們溝通是父母必須而非"願意"的工作

即便我們還是可以費力壓制

但是那樣的壓制又能持續多久呢?

 

有趣的是,當醫生很嚴肅地跟我說: 其實大人也應該要打流感疫苗

當下我還是有接受噩耗般呆住了的感覺

有點能夠理解蝸寶的感受

所以孩子需要心理建設是必然的,因為連媽媽打針都需要心理建設了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蝸寶媽咪 的頭像
    蝸寶媽咪

    蝸寶的成長記事

    蝸寶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