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蝸寶現在非常有自己的意見
想要的東西拿在手上,有時幾乎不會聽令放回去
這個時候,以責罰來制止這樣的行為,是唯一的方法嗎?
不吃水果,愛吃不吃,只能夠責備或放棄嗎?
今天我們家發生這樣的事情,結果很有趣

蝸寶拿到了家中電話的分機,我們不喜歡讓他一直拿著電話不放,因為之前他曾經折斷一支天線
另外,電話時常要使用,摔了萬一壞掉也很麻煩,所以拿電話並不是被鼓勵的行為,通常拿一下就會被制止或轉移注意
一開始跟蝸寶說: 請你把電話放回去,請你把電話給媽媽
蝸寶不聽從
然後我說: 蝸寶,你會把電話放回充電座嗎?
蝸寶露出很有趣的樣子 (什麼是充電座?)
"充電座就是幫手機充電的地方,它是手機的家,手機拿出來用之後,要放回去充電,才不會一直耗電,要用時沒電,就會無法通話"
期間蝸寶都很專心聽,於是我繼續說: 因此把手機放回充電座充電,是很重要的,你可以幫忙完成這件事嗎?
蝸寶抓緊手機,一副要去找充電座的樣子
於是我說: 來,我帶你去看充電座在哪裡 (蝸寶馬上跟來)
我指給他看後,用手勢示意了幾次手機怎麼放上充電座
蝸寶看了幾次後,便伸手把手機放上去,當然媽媽順手扶著幫點小忙,很順利的讓蝸寶不再拿著電話到處走
之後蝸寶也沒有再要回電話

第二件事
蝸寶吃完香蕉,吃了一些酪梨後不太想再吃
我請他把小碗裡的酪梨吃完,他搖頭表示不要,然後一直說"蓋!蓋!" (意思是要蓋上裝酪梨的樂扣盒,他不吃了要下去)
我對他說: 好,你可以幫忙蓋蓋子,但是你要把你碗裡的水果吃完,然後我會讓你幫忙蓋蓋子
蝸寶立刻高興地把酪梨吃光
然後幫忙蓋上樂扣的蓋子

這兩件生活小事,讓我感受到"責備"或"放棄"其實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
除了"不要這樣做!" 和 "算了!" 這兩種反應之外,多為孩子想"你可以做些什麼",他會非常開心且樂在其中
同時也印證了我所認為的,這時期的孩子非常希望能夠參與家中事務
如果能夠給他機會,他會樂於學習並完成,甚至可以成為誘因

家事的幫忙有一些小撇步
1. 從最後一個步驟開始讓孩子幫忙
比如說洗完水果,幫忙蓋上樂扣的蓋子; 吃完飯,把椅子搬回原位。整理桌面後,請孩子把垃圾丟進垃圾筒; 脫下鞋子後,請孩子把鞋子放回鞋櫃
洗完澡穿好衣服,請孩子把自己換下的衣服放到洗衣籃; 看完節目,請孩子按搖控器把電視關掉
這樣做會減少孩子全程參與造成很多的麻煩(當然如果媽媽很有耐心,全程參與也沒有問題)
在做事時,可以要求孩子在旁邊看,讓他學習觀察媽媽的動作,孩子為了得到最後可以幫忙完成的獎勵,會很有耐心
最後的步驟比較簡單,孩子通常很快就可以獨力完成,會很有成就感,而且因為是真的"全部完成"了,所以也會覺得自己有充份參與
媽媽也不會太麻煩,算是一舉數得
在孩子多次觀察後,便可以視情況慢慢由最後的步驟由後往前推進,讓孩子幫越來越多忙

2. 從簡單的清理與服務開始,擦窗戶擦地擦桌子,或是幫忙拿拖鞋,幫忙丟垃圾,幫忙拿衛生紙,比較不會造成多餘的破壞

在孩子樂於幫忙的這個年紀,順應他的學習渴望教導,一定會覺得孩子表現很棒,很為他驕傲,同時也會建立孩子的自信
相反的,如果一味制止打壓他學習的慾望,不僅父母親疲憊,在孩子心中留下的就是"我最好什麼都不要做"這麼沒有啓發性的感受
孩子不知道怎麼表達他想學習,引導就是父母親的工作,只要用對方法,教育與生活都應該是雙贏的局面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蝸寶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