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三歲是一個里程碑,這時家長要開始把"教養"的思維轉到"教育"的思維

面對孩子的行為,要開始用不同的方式應對,如果仍用三歲前的方式,再來勢必會遭遇到挫折與問題

 

相較於幼兒的學習,我更想投注心力於小學的這段時間

小學及國中(現在應該稱為一至九年級)這段時間把學習習慣建立好,高中時應該就是一個充滿自信與理想的大孩子

因為安親班是很多學鹷兒家長的首選,查了很多安親班的資料

結果實在非常恐怖

1,老師分身乏術,補習班級的人數卻要求家教級的服務

有的安親老師月薪不足兩萬,居然要顧分佈在一到六年級的20幾個孩子

要看功課,要管秩序,要盯所有孩子如期做完遍佈國英數社會自然領域的作業並校對,還要加寫安親班的評量?! 在課後那短短的時間?!

要知道,一二年級還在學注音,五六年級在寫作文,小的家長要求老師要注意孩子寫字工整正確,大的家長要求老師要幫忙即席演講訓練

瘋啦?! 有可能嗎?  有這能耐的老師絕對去學校代課不會想待在安親班,因為在學校都還只要教同一年級的小孩,就算教不同年級那也是專任只教一科,然後待遇也比安親班好

 

2,妨礙學習的學習方式

"大班制"的結果,是根本沒有引導學習的時間,為了應付家長,老師多少要幫孩子做作業,讓孩子抄作業,結果是小孩根本沒有學習到思考的方法,最後還是都不懂

低年級的孩子一到安親班,老師還要先檢查聯絡簿,如果有漏抄作業要幫忙找學校老師求救?!

準備好自已的作業變成安親班老師的責任,孩子永遠也學不會為自已負責

 

3,養壞學習的胃口

在學校待了一整天的孩子,下課後直接到安親班,從一間通風的教室到另一間不通風的教室

其鬱悶可想而知

每天不斷地上課寫作業寫評量,提早學會應付交差了事,無法體會學習的美好,變成機械工具,實在非常可憐

 

我所希望的學習整理與思考的方法,看來在安親班是不可行的

安親班,或許是讓重視"立即效果"的家長去的

每天計較那些字寫得美不美,每次考試計較那一分兩分三分,孩子又不是機器,他成長是需要時間的!!!

真正領會學習的樂趣及思考的方法,絕對比寫評量換來的好成績有用多了

 

我心目中理想的安親,人數控制在大約四個學生

課後有充份的時間在學校奔跑活動

回到家後讓孩子一起準備晚餐,建立團隊分工合作的概念,幫忙收拾整理

老師不只引導完成作業,還能夠設計與學校課程相配合的跨領域沿伸專題活動,這才能夠補學校教育之不足

否則我們已經教改也檢討了這麼多年,卻還讓孩子跑去安親班寫沒在改革的評量,實在是本末倒置

在孩子完成作業後,有固定的閱讀活動,閱讀英文讀本小說及中文各類書籍

接著進行共同研究專題,或是一起玩具有益智性,思考性的桌上遊戲

在半天課的下午,一起去看展覽,或是參觀各種工作現場,再以此為專題做研究討論

 

目前雅德賽思兒童學社大概是最接近我的理想的模式了

但是它有個問題,大部份都是集中在一二年級的兒童學社,三年級後功課加重,這種"不寫功課,只有活動"的學社就不太能符合家長需求了

但是很可惜的是,三年級後的孩子才比較有"行為能力",能做的能學的才多,學習殿堂的大門才正要敞開呀

我希望能夠兼顧學校課程的學習,因為學校的課程其實都是設計過的,盲目的寫評量寫作業真的非常可惜

引導孩子從中學習思考的方法,得到學習的樂趣,發展孩子的個性興趣喜好及才能,才是老師的專業

這就是我想做的,我想為我的兒子及和他同世代的孩子做的

 

對於教育,我想的很多很多,想做的也很多很多,有時難免照顧不周

蝸寶的好朋友們,我們沒有忘記大家哦,聽聞大家的生活安排對我很有幫助,也提供了我具體的方向

非常感謝大家,振允,小小,貝貝,孟孟和一起上課的寶貝們

大家都長大了吧

媽媽們對親愛寶貝的未來都充滿了喜悅與擔憂,這是一定的,不過,我們一定可以互相幫助成長

寶貝們,有這麼愛你們的爸比媽咪,真的超級幸福唷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蝸寶媽咪 的頭像
    蝸寶媽咪

    蝸寶的成長記事

    蝸寶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